全国跆拳道冠军赵瑞祥:源于好奇 久于热爱 忠于渴望
我从小喜欢体育运动,七岁学习武术套路,12岁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跆拳道炫酷的技术被吸引从此从事了这个项目,先是在俱乐部学习了半年然后就进入了体校,我刚开始练跆拳道的时候由于跆拳道项目刚进入中国不久,国内基本没有比赛,更别说是青少年的比赛了。所以一直没有参加比赛,看到那些比我年龄大的队员能够参加比赛拿奖,我心中对比赛的渴望就更大了,参加比赛也就成为我一直奔赴的山川大海。
这样的奔赴一直到16岁才有了小的达成,那年山西举办了全国邀请赛,我终于有机会参加了,于是这场比赛中也有了我的第一个冠军,我凭着自己敢打敢拼的状态,以及对项目的热爱和对比赛的渴望,获得了我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冠军。当时初出茅庐的我觉得自己很厉害也很了不起,但后来进入省队之后,随着跟国家队队员的接触加深,也看到了人家是如何训练的,我才知道冠军才只是运动生涯的开始。
打成年赛以后懂得了一山更比一山高的道理,时刻暗暗的告诉自己,还差的很远,要努力朝着奥运会的方向前进,就这样抱着这个心态参加国内的中,大型赛事,并且拿到了锦标赛和冠军赛前三名的不错的成绩。每天想的只有一点就是突破自己,希望自己的运动生涯走的更高,更远。
直到2014年的备战冠军赛前的训练,天气比较寒冷加之自己身体的疲惫,导致在对抗中单腿支撑落地时大腿旋转小腿没有跟上,导致了前交叉韧带断裂,当时心里就有预感不好可能这次问题大了,想到以后可能不能训练了,就咬着牙也战了起来,并暗暗的告诉自己:我很强这点伤不算什么,站起来以后发现自己的腿不能弯曲,也不能伸展走路,脚更是不能落到地上,后来经过队医一周的治疗扎针,才可以勉强的脚尖踮地的走路,治疗一个月之后又继续的投入到训练中。
但发现不能作旋转性技术(旋转性技术在跆拳道规则里是高分值得分技术),如果强制性作的话就会把半月板挤出来导致积水,就这样在训练,治疗和比赛中艰难的维持了两年,中间也有获得前三名的时候也有第一场就输掉的比赛,这种不稳定的状态直到2016年11月,半月板已经磨碎了。每次训练课上都会顶出来很多次,折磨的我实在坚持不了就选择了做手术,做手术的时候医生才告诉我我的前交叉韧带断了.半月板三度损伤,做手术在大腿后侧取出韧带接到到前交叉韧带上,半月板剪掉3分之2,做完手术两周以后去掉石膏进馆,先给对友拿靶训练,一个月以后正常上强度,作对抗,三个月以后参加全运会资格赛,紧接着参加职业跆拳道联赛,之后队里教练组领导考虑到怕我二次断裂怕印象到我以后的生活,让我转作一名教练员培养年轻的队员。
最后想说,真的没有一位运动员的成功是简单的,即使表面看上去再一帆风顺的冠军,背后都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伤痛和“折磨”,所以无论这些运动员最终成功与否,这份精神都值得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