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的外摆和内摆的区别(跆拳道里合外摆)
什么叫跆拳道腿法的外旋和内旋?
跆拳道中“下劈”这种腿法的变形。
下劈就是把腿伸直高举、用脚跟或脚面攻击对手的头部或锁骨。
但是如果实战中双方距离太近,腿无法顺利抬起,
这时可以先把腿往自己身体内侧抬起,往外抡摆到正面攻击对手(外旋);或是从身体外侧抬起,往内侧抡摆打击对手(内旋)。这两种腿法是跆拳道应付近身战的重要技术
跆拳道中外摆的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跆拳道外摆腿武术中的腿部练习基本功之一。做好外摆腿的要诀是:斜起侧落,弧高齐头,三直一勾,横向加速。
双方练习者按照一定的规则,通过使用各种跆拳道技术以战胜对方为目的的一种竞赛活动。它要求练习者所使用的动作要实用、有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对抗的比赛中战胜对手。
竞技跆拳道中经常能战胜对手的得点率比较高的动作大致有 8—10 种,动作虽然不多,但实用,另一方面也容易掌握。
技术特点:
1、腿法为主,拳脚并用:由于竞赛的需要、规则上的限制和跆拳道在进攻方法方面的特点,使得跆拳道技法主要是以腿法攻击为主、拳法攻击为辅。
据统计在跆拳道技术当中,腿法约占总技法体系的百分之七十。因此腿击无论在攻击范围、攻击力量等方面都远远超过拳法的攻击,而拳法的招式一般偏重于防守和格挡。
2、强调呼吸,发声扬威:在跆拳道的练习当中要求在气势上给人以威严的感觉,练习者常以洪亮并带有威慑力的声音来显示自己的威力。据日本有关研究资料证明人在无负荷工作时百分之十的肌肉会由于发声使他们的收缩速度提高百分之九。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跆拳道
跆拳道姿势专业术语都有什么?
1、前踢
右脚蹬地髋关节向左旋转,双手握拳置于体侧;同时,右腿以髋关节为轴屈膝上提。当大腿抬至水平或稍高时,关节向前送,向前顶,小腿以膝关节为轴快速向前上方踢出,力达脚尖,整条腿至脚尖崩直。
2、推踢
右脚蹬地,重心前移,右脚以髋关节为轴提膝前蹬,用右脚脚掌向前蹬推,力点在脚底,推力向正前方,踢击后右腿沿原路线弹回,将右脚放置在左脚前面仍成实战姿势。
3、下劈
右脚蹬地,重心前移至左脚。同时,右腿以髋关节为轴屈膝上提,两手握拳置于胸前;随即充分送髋,上提膝关节至胸部,右小腿以膝关节为轴向上伸直,将右腿伸直举于体前,右脚过头脚尖勾起。
4、侧踢
右脚蹬地右腿以髋关节为轴屈膝提起,两手握 拳置于体侧;随即左脚以前脚掌为轴外旋180度,旋转同时提膝,髋关节向左旋转,勾脚尖成为足刀,右腿以膝关节为轴向前踢出,右脚快速向右前上方直线踢出,力点在足刀。
5、后踢
两脚以两脚掌为轴均内旋约180度,身体之右转约90度,两拳置于胸前。上体右转时扣肩转头,右脚蹬地将蹬地的力量与上体拧转的力量全在一起,左脚掌为轴内旋约90度,同时将右大小腿收紧并夹紧大腿,然后向后直线踢出,自然收腿转身成为新的实战姿势。
6、后旋踢
实战姿势开始。两脚以两脚掌为轴均内旋约180度,身体随之右转约90度,两拳置于胸前。上体右转,与双腿拧成一定角度。右脚蹬地将蹬地的力量与上体拧转的力量合在一起,右腿继续向右后旋摆鞭打,同时上体向右转,带动右腿弧形摆至身体右侧,右腿屈膝回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跆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