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家庭教育的神助攻!
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多的家长无所适从,严格吧走不进孩子内心,放松吧又怕孩子学坏,面对进化的越来越牛的熊孩子,家长们该如何选择教育方式呢?
其实对于儿童教育,家长们要牢记:以孩子为本,并不是要求去溺爱孩子,与孩子沟通时,要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陈述理由而非隐瞒事实,才能避免熊孩子的出现。而跆拳道的教育理论能很大程度上帮助家长进行孩子教育!
跆拳道教育让孩子、家长明白七大原则!
1.让孩子体会到他们的举动所带来的后果。
要采取一些办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意识。一个三岁大的孩子就有能力明白基本的因果关系。比如:“如果你把玩具留在车道上,它们可能会被车辆碾过。”让这种自然发生的状况起到其应有的作用,而不是换掉那些损坏的玩具。小提醒:如果你永远都不想要你的孩子丢面子,那么他就永远都学不会自己振作起来。
如果事情本身带来的结果可能非常危险(比如孩子用玩具敲打玻璃桌),或者可能代价昂贵(比如他忘了锁自行车),就给他另外安排些合理的后果。比如把玩具收缴,一个星期不准他骑车等等。
跆拳道教育中的“廉耻”,知廉操与羞耻心,就是让孩子明白做事都要有分寸,在正确得到奖励与错误的惩罚中得到成长的经验。
2.给予正面的支持。
“抓住你孩子做出好表现的时机——比如他和别人一起分享玩具玩耍,对别人表现得彬彬有礼,帮助做家务事等等——就赞扬他,向他微笑或者拥抱她。”每天对孩子的批评和赞扬,要达到一定的平衡程度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
父母常犯的错误:把奖励当作贿赂来防止孩子的不正确行为。
专家认为: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不应得到这样的款待。制止不正确行为,更好的解决办法是让他们停下,取消他们的某项优待特权。
跆拳道有着严格的行为规范教育,上课迟到可能会受到俯卧撑、蛙跳的“奖励”,训练不认真可能会得到额外的体能“奖励”。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规范教育就像导航一样不断修正孩子行为习惯。
3、缓和孩子急躁的脾气。
一个孩子的性情,影响了他的行为标准、专心程度、对新环境的反应以及他感情表达的激烈程度。
父母常犯的错误:为适应你的孩子而竭力改变周围的世界。
如果你带着你精力旺盛的孩子走访亲戚,不要叫别人把所有易碎的东西移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相反你应该在走亲戚之前就训练孩子具有正确的行为;如果她要调皮捣蛋,马上把她带出去。
跆拳道所提倡的忍耐、克己,是旨在通过素质训练、柔韧训练等方法来强化孩子自制力,通过体能训练来疏导孩子过剩的精力。
4、把持底线。
任何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开心,不喜欢听到当你阻拦他的计划进行时他所发出的尖叫。
父母教育中心的研究表明,教育在孩子六个月大时开始己初见成效。所以,你越早开始把持和孩子打交道的底线,效果越好。
明确可接受行为和不可接受行为的分界线,让你的孩子明白界线是什么,以及孩子跨过界线后会发生的后果。从今天做起,每天都做到,保持一致。
父母常犯的错误:对孩子过分严厉。
孩子们需要机会在经历中发现并学习经验,所以不要设置不必要的底线。比如你不该把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放在原地,而应该给他创造一个安全的游戏环境。
跆拳道馆就像一个小社会,孩子在道馆里会遇到不同年龄、不同级别和水平的孩子,那么在这些师兄弟姐妹的共同成长过程中,孩子们能够找到为人处世的原则和规律。
5、别打击你的孩子。
当孩子的行为出现问题,很容易引起父母的反应,如命令式的:“立刻把你弄脏的地方打扫干净”、威胁式的:“如果下次再迟到,就惩罚你。心理学家托马斯·哥顿父母教育效力训练项目的创始人,他认为:“这样的语言向孩子表达了一种责备的情绪,会使他们感觉不被父母爱护着,或者遭到了不公平的指责。”
如果你这样说:“亲爱的,电视声音这么大让我难受。我和你爸爸都听不到对方说话了。”这样简单的语言,也比唠叨叨叨的埋怨好。
父母常犯的错误:将“从我出发”的信息表达成了“从你出发”。比如说“我觉得你很自私”与“你很自私”有一样的效果。试着向孩子表达具体的感情和具体的事情:“那些家务事本来你答应了要做的,现在让我做了,我感到精疲力竭。”
跆拳道的礼仪教育,能够让孩子懂得体谅和理解父母。虽然孩子的改变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做到的,但是长期坚持练习跆拳道三年以上的孩子,在心智方面都成熟很多。
6.让孩子按自己的步伐成长。
里奇观察发现,急于求成反而把孩子推向失败。她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当你硬把孩子送进儿童钢琴班,而周围的学员都比她大一岁,她是班里最差的学员,那么她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父母常犯的错误:因为你的急于求成,反而没能为你的孩子打开那扇通向成功的门。
跆拳道的教育方式是类似部队的粗放式教育,让孩子自己在训练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孩子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来获得黑带,获得比赛成绩,获得人生成长的宝贵挫折----逆商。
7.承认孩子的感觉。
“你怎么能说自己画得难看呢?画得很好啊。”父母往往采取这样的方式来缓和孩子的情绪。教育学家阿德乐·法贝却提出,这些语言“忽略了孩子内心的痛苦,并且教他否定自己的感觉,或者为自己的感觉感到羞愧。他们同样也会从此断绝与父母的沟通。沟通在父母、孩子的关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一种更有建设性的反应是:倾听孩子的表述时,感受他们表达的情绪,再将这种情绪反应给孩子。“儿子,我明白你在为爸爸错过了你的表演而心烦”,这样说能表达出你理解他,并且让他明白,心里对某个人感到不快的同时,仍然爱着那个人。
我们理解孩子,孩子也需要理解父母,那么在跆拳道道馆里面的感恩教育,就是让孩子和父母建立同理心,也称之为思维同频。
总之,教育孩子是学校、家庭、社会(跆拳道馆)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工程,既不能单纯靠散养,也不能够做鹰爸虎妈,掌握正确引导孩子的方法才能行之有效。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