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莘县人,中国武协会员,追根寻源不忘初心,光大查拳弘扬国粹
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张丁材
郭连成,男,莘县张鲁回族镇东街村人,是查拳直系传承人,莘县查拳协会会长、中国武术协会会员、中国武术六段、中国社会武术指导员。现任莘县张鲁本斋小学、刘庄小学,莘县实高附属中学,莘县翰林学校等学校武术教练,传承查拳。
郭连成
在武林天地中,素有“南拳北腿山东查”之说。关于查拳的起源、说法不一,比较流行的是在明朝末年,倭寇经常侵犯我国东南沿海,明王朝委任戚继光为抗倭大将,诏书天下,聚兵东征,新疆回族人查密尔(尚义)出于爱国,应征抗倭,因路途遥远气候多变,经山东冠县一带时染病在身,无法继续前行,经当地回族同胞精心照料、救治才逐渐康复。
为报答关照之情,查尚义将自己的武艺传授给热情的回族同胞。他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以他的姓氏命名为查拳,并在周边回族中流传开来。
张鲁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是聊城市唯一的回族中心镇,是革命烈士马本斋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张鲁查拳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是查拳重要发源地之一。
查拳系统的基本套路包括十路查拳、三路滑拳、三路炮拳、四路洪拳、两路腿拳,器械有刀、枪、剑、棍、大刀、梢子、三节棍、月牙铲、双头枪,查拳的动作采用了五种动物的形象特点演练,即龙、虎、蛇、鹤、猴。演练时强调手、眼、身、法、步和精、神、气、力、功的协调配合称之为六合,即内三合与外三合。查拳中的攻防动作都表现在踢、打、摔、拿中,运用时要掌握十字要诀,即缩小绵软巧错速硬脆滑,其技法特点丰富多彩、应有尽有,查拳具有舒展大方、造型优美、快速多变、节奏鲜明、布局合理、刚柔相济、攻守清晰等特点。
近年来,查拳传承人杨恩成等人相继去世。为了挖掘发扬古老的民族文化,查拳传人郭连成刻苦学习,先后在潘义臣、杨恩成、武贵祥、杨奇生、李维清等老师的精心培养和指导下,系统的掌握了查拳的套路,在莘县、张鲁镇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莘县查拳协会并任会长。
郭连成8岁开始习武,便对武术尤其是查拳达到了痴迷的境界。25岁的郭连成在张鲁查拳传习馆传授查拳,学员达千余人,对查拳的传承和普及做出了贡献,多次带领学生参加全国、省、市传统武术比赛和武术交流,获金、银、铜牌多枚,奖杯、奖牌无数,受到武术同仁的赞扬。
2015年,在聊城市举办的全民健身运动会中,郭连成分别获拳术、器械第一名,后随聊城代表队参加了在烟台举办的全民健身运动会,获拳术一等奖,器械二等奖,在查拳发源地冠县举办的全国查拳比赛中获器械第一名,拳术第二名的成绩,山西体院教授,武术九段庞林太教授亲授“中华查拳传承贡献奖”奖牌。
2015年10月12日至16日,在枣庄市台儿庄古城举行的首届山东省武术大赛上,莘县查拳代表队共获金牌2枚、银牌2枚、铜牌3枚,查拳“总教头”郭连成也亲自上阵,夺得了1金一铜好成绩,在省级大舞台刷新了成绩。
2016年,郭连成赴韩国与跆拳道武术交流获特等奖。
2018年10月,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山东省文化厅开展了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经评审,确定了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67人名单。其中,聊城有13人。
郭连成作为莘县张鲁查拳,入选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2020年1月5日,聊城市第三届十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最终揭晓。专家们结合网络票选结果和各大候选传承人对非遗项目的贡献,最终评选出聊城市第三届十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0名、聊城市第三届十大人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0名。
莘县郭连成,入选聊城市第三届十大人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
2022年8月20日,莘县张鲁镇查拳传承者郭连成带领张鲁镇本斋小学的何宗毅、李龙特、杨耀威等同学,前往临沂市参加全省少数民族武术邀请赛。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孩子们坚持不懈练习,所付出的努力也在本次临沂武术查拳赛中充分地展现出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郭连成说,追根寻源不忘初心,光大查拳弘扬国粹。张鲁查拳特色课的开展,继承和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区域文化精髓,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德育体系,培养了广大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良好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