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理科生走上文学之路并获得茅奖,作家柳建伟的故事太励志
11月14日、15日,第6届茅盾文学奖得主、作家、金牌编剧柳建伟给我们带来了精彩讲座,一起来看看~
为体育插上文化翅膀
11月14日,“今夜,我和茅盾文学奖有个约会”系列活动走进北京市先农坛体育运动技术学校。
活动由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北京阅读季·名家面对面、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承办,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市先农坛体育运动技术学校协办。北京市先农坛体育运动技术学校副校长黄红军,北京北控凤凰俱足球乐部有限公司副总陈鹏,竞赛总监李伟,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总编助理,名家面对面项目负责人孟叶出席活动现场并发言。
第6届茅盾文学奖得主、作家、金牌编剧柳建伟以“柳建伟的文学、影视双重世界,以部队哲学影响队伍管理”为题做主题演讲,现场100余位体校教练、学生济济一堂,气氛热烈。
柳建伟,作家、金牌编剧,八一电影制片厂原厂长。多部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在主旋律电影领域,柳建伟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身为作家,他是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在文学创作领域的成就有目共睹;作为编剧,他同样取得了非凡的成绩,从《惊涛骇浪》《突出重围》《英雄时代》,再到央视大剧《石破天惊》,编剧作品广受好评。
对于当前文学影视互动密切的社会环境,双栖身份让他对于文学、影视创作都有着深刻的思考,能够以自身经历及观察,带领读者走进文学与影视的浩瀚海洋,并以一种打破文学、影视不同业态壁垒的视角,讲述创作的背后故事及以文学塑造个人精神世界的诸多话题。
虽然柳建伟在文学和影视建树颇丰,他在活动现场透露,他一直是体育运动的头号粉丝,无论是国外体育运动员贝利、舒马赫等,还是国内的体育运动员丁宁、苏炳添等,他都在关注着他们的动态和成绩。他坦承,在运动员的身上,他学到了那股拼搏不认输的劲头,也学到了他们以工匠精神对对待自己的体育事业,是自己这些年坚持文学和影视的强有力的之撑。
俗话说文体不分家,柳建伟也十分认同这句话。他说自己刚入行的时候,学习创作长篇小说,会运用围棋的布局,布局小说的架构,这对他的文学创作带来了无数次的灵感。
此外,他还透露,他正在为中国跆拳道队撰写体育竞技类的文学作品。这是他2017年参与的由国家体育总局与中国作家协会联合举办的体育题材文学作品创作项目中的一个主题,目前正在紧张的采访中。柳建伟还分享了他在采访中遇到的一些事情,他说,由此结识的很多体育工作者,他们的身上都有一种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这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不仅如此,他还发现很多体育工作者,不仅仅是热爱运动没也很热爱阅读,如乒乓球总教练刘国梁,十分热爱阅读,所以他所带出的队伍、他的战术,以及对队员的心理辅导,都体现出他的个人独特的魅力和内涵。这应该是每个运动员都应该学习的地方。
阅读是心灵和精神的曙光
11月15日,“今夜,我和茅盾文学奖有个约会”系列活动携手第6届茅盾文学奖得主之一柳建伟走进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活动由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北京阅读季·名家面对面、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承办,人民文学出版社、航天读书会协办。
柳建伟凭借《英雄时代》一书获得第6届茅盾文学奖(2005年),该书是其“时代三部曲”《突出重围》《北方城郭》之后的第三部,讲述了老一辈革命家陆震天的养子史天雄和儿子陆承伟这一对有着共同革命血缘的异姓兄弟所走的不同的人生之路,讲述了他们的情感经历和商战中的风云变幻。
柳建伟说:“我书写过很多英雄,我国的航天事业的每一位科研人员亦是我们心中的英雄。每一位航天员是开拓太空之路的先锋,作为一名航天员需要具有崇高的献身精神、高深的学识水平、非凡的工作能力、优秀的环境耐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身体条件。他们的航天精神造就了我们的航天事业。”
为此,柳建伟分享了自己是如何从一个理科生走上文学之路的?这其中与影响我国千万人的科研人们的精神和毅力分不开。在主题演讲中,柳建伟就如何通过写作与经典的阅读,给人生以精神挺立;他又如何由此写下脚下这片坚实大地上的故事,并以自己的文学创作经历,分享如何与写作和经典阅读相依相伴。
柳建伟说写作几十年,作为一个创作者,阅读是至关重要的,从一个理科生变为作家、编剧,自己不仅仅是在写作上下足了功夫,更是在阅读上也卯足了劲,自己人生的一大半时间都是与阅读相伴。
对于阅读的力量,他认为,阅读要分为4个阶段:
一是意识到终生阅读的重要性;
二是广泛的阅读;
三是精读;
四是找到能给予自己心灵曙光的作家和作品。
目前,柳建伟的阅读历程已经到了第4个阶段,他向现场读者分享了他喜爱的作家和作品,鲁迅和《红楼梦》是他案头、枕边的必备,每一次阅读,都能给他常读常新的感觉。他认为,这是他心灵和精神上的曙光。
活动在柳建伟与读者的热烈互动中圆满结束,对于读者提出的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推荐自己的一本书等问题,他都一一诚恳作答。他说,虽然《英雄时代》获得了很高的文学成就奖,但如果想要了解他和他的文学世界,《北方城郭》是最佳的选择,亦是最能代表他的一部作品。此外,他还透露,未来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影视文学的创作上。